又一名博士后,順利出站!
近日,禾欣控股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的一名博士后,在順利完成預定研究任務后順利出站!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教授作為聯合指導老師參與出站評審,并代表評審小組表示,該博士在站兩年,實現了PA6本征阻燃方向的研究突破,發表SCI論文2篇,研發項目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項目共取得5項發明專利,成績斐然。據了解,禾欣博士后工作站成立近15年,進站博士后總計15名,順利出站的已有10名。
針對合成革在特殊應用場景的需求,該博士后的課題創新性地提出在超纖尼龍紡絲階段添加阻燃劑,顯著提升了材料的阻燃性、韌性及阻燃耐久性,并有效避免了阻燃劑遷移等問題,以綠色可持續的方式,研究成果可應用于高端防護紡織品領域,填補了合成革高端應用領域的相關空白。
作為進軍汽車內飾領域的行業門檻,早在2009年,禾欣便已攻克超纖基布阻燃關鍵技術。其后,禾欣通過自主研發,實現了在后整理、PU含浸等不同環節的技術突破。2012年,在綠色發展戰略下,禾欣創新性將無鹵、低煙、低毒的環保高效型阻燃劑運用到車用革基布。此次課題成果,是禾欣在超纖阻燃技術領域的延續性研發,標志著禾欣在該領域再次取得階段性進展,也體現出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對企業科研的持續賦能。
禾欣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自2011年成立以來,先后與浙江大學、東華大學、陜西科技大學等高校合作,通過“高校-企業-博士”三方聯動機制,實現優勢互補與高效協同。近3年來,博士后進站人數屢創新高。目前有在站博士5名,分別匹配禾欣“化工—超纖—合成革”垂直產業鏈上的創新研究,助力禾欣以技術驅動持續保持行業引領的競爭力。同時,三方聯動機制也是一個多贏機制,即高校讓科研項目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實現產業化應用;企業通過行業前沿課題的創新研究,實現前瞻性的產品布局;博士則將自身的學術成果落地實踐,實現自身價值。
在此基礎上,禾欣以國家級技術中心為依托,構建了覆蓋“基礎研究—應用轉化”的完整研發體系。在集團層面,禾欣創新研究院負責整合產業鏈研發資源,聚焦行業前沿課題研究;在產業鏈層面,三大板塊各子公司則專注于技術應用與成果轉化,推動創新成果的產業化落地。這一協同研發機制,持續得到博士后工作站的科研支持。目前,工作站已在生物基、水性無溶劑、有機硅等綠色化方向,以及導電、阻燃等功能化課題上取得多項突破,相關成果已成功實現產業化應用。